产品中心

当前位置:首页 > 产品中心

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四川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

来源:欧宝注册    发布时间:2025-10-29 07:36:42

  10月28日下午,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了“决胜‘十四五’续写新篇章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,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陶剑锋介绍了四川“十四五”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主要成就相关情况。

  陶剑锋表示,“十四五”以来,四川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“天府粮仓”,科学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,提高战略性矿产资源综合开发水平,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,主要呈现三大特点。

  据介绍,四川是农业大省,也是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。“我们统筹推进粮食生产和储备保障体系建设,全省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,去年达到726.8亿斤,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录,较2020年增加21.4亿斤,预计今年将突破730亿斤,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,粮食储备规模可满足全省4.5个月市场供应量。”陶剑锋说。

  陶剑锋介绍,四川围绕“良田、良种、良机、良法”协同发力,系统提升粮食产出效能。

  以“建良田”为第一个任务,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年规划,推进整灌区、整市、整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,累计新改建高标准农田1770余万亩。

  以“用良种”为核心引擎,在全国率先搭建当家品种育繁推平台,强化育种联合攻关,“宜香优2115”等13个品种被列入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。

  以“配良机”为先导条件,深入实施“天府良机”行动,构建完善农机服务网络,2024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0%,比2020年提升21个百分点。

  以“推良法”为关键抓手,创新启动“天府粮仓·百县千片”行动,持续开展“万名农技人员进万村”行动,去年全省粮食亩均单产达378.2公斤,创历史最高。

  据介绍,四川坚持“多算民生账、少算经济账”,构建高效安全的粮食储备保障体系。建立以口粮为主的省、市、县三级政府储备体系,21个市(州)成品粮油储备全覆盖,183个县(市、区)原粮储备全落实,全省粮油储备规模达到601万吨,全面完成国家下达储备计划。

  目前,四川累计投入省级财政资金27.45亿元,支持建设低温储备库、高标准粮仓仓容923万吨,全省政策性粮库实现低温储粮全覆盖,粮食储存综合损耗率控制在0.48%以内。同时还颁布实施首部保障粮食安全的地方性法规《四川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》,推进地方政府粮食储备企业政策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开改革,组建省储备粮管理集团。

  据介绍,四川清洁能源资源禀赋得天独厚、特色鲜明,是我国“西电东送”“西气东输”的重要节点和源头。四川科学规划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,推动清洁能源优势加速向经济优势转化。

  “我们坚持以重点项目为牵引,推动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。”陶剑锋介绍,四川以“三江”流域为重点推进水电开发,建成投产白鹤滩、乌东德、苏洼龙、两河口等10座大型水电站,今年水电装机将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。

  同时,四川重点推进凉山风电基地和“三州一市”光伏发电基地建设,建成投产全球最大、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电站柯拉光伏,今年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3200万千瓦,是“十四五”初期的5倍。

  此外,四川积极建设支撑性、调节性火电,建成投产资阳、广元等气电项目,加快打造国家天然气(页岩气)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,建成投运国内最高含硫量整装气田渡口河—七里北气田,天然气年产量从432亿立方米提升至562亿立方米,稳居全国第一。

  “我们坚持以外联内畅为导向,构建相互连通能源基础设施网络。”据介绍,四川建成“八直十一交”省际输电通道,分别与华东、华中、重庆、西藏、西北等电网相互连通,省间互济能力慢慢地加强。建成西南地区第一条特高压交流“甘孜—天府南—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”,全面提速成都立体双环网、川南双环网和川东北环网建设,川西北和攀西地区向负荷中心送电的“高速路”进一步畅通,省内小“西电东送”能力提升至3700万千瓦以上,实现了“三州的风光”点亮“成都的灯光”。

  据介绍,目前全省500千伏的骨架网络线万公里,在国网经营区居第一位,500千伏变电站增加至69座、居第二位。同时,四川持续完善省内天然气输配管网,目前全省长输管网总里程超1万公里,年输气能力达650亿立方米以上,积极融入全国“一张网”,年外输能力超500亿立方米。

  据介绍,四川是矿产资源大省,战略性矿产资源丰富且分布相对集中。“我们统筹各类资产金额的投入加大找矿突破力度,依托钒钛等战略性矿产资源,推动全国唯一的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——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加快建设,已成为全世界钒钛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发展极核。”陶剑锋说。

  陶剑锋表示,四川聚焦找矿突破,有力践行保供任务。省级财政积极支持实施地质勘查项目,引导社会资本累计投入超过20亿元,新发现大型石墨矿3处,大、中型磷矿6处,锂、稀土、金、油气等矿种储量大幅度的增加。当前,全省钛矿查明资源量占全国的76.2%,居世界第一;钒矿查明资源量占全国的28.2%,居全国第一;新增锂辉石资源量280万吨;新增磷矿资源量17.5亿吨。

  “我们聚焦开发利用,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。”据介绍,四川启动攀西试验区新一轮建设方案,实施资源增储上产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、延链补链强链、集聚集群发展、高端应用示范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六大工程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攀西试验区产出全国约80%的钛精矿、60%的钒制品、20%的硬岩型稀土,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钒制品基地、全国最大的钛原料基地和重要的稀土生产基地。

  “我们发挥四川大学等科教资源优势和攀钢集团等企业研发优势,首创高炉渣提钛技术、氧化钒清洁生产的基本工艺世界领先,推动钒、钛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由44%、29%提升至50%和35%。”陶剑锋介绍,四川瞄准航空航天、深海工程等重点领域需求,构建“钒钛+钢铁”产业生态,高端钛及钛合金实现批量供货,高速铁路用钢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40%,持续保持全国首位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
上一篇: 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_批后发布 下一篇: 降息周期大宗产品提价资源类能够重视
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2-09-09 10:24:43